全文檢索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捐血名人堂
 
吳家安 (1565單位)
分離術捐血 (1565單位)
全血捐血 (0單位)
 
 
 
 面對生命無常 吳家安捐血延續母親的愛
 
採訪撰文、攝影/蕭紫菡
 
  今年56歲的吳家安,從國中時家裡發生的一次意外開始,影響了他的捐血動機,直到現在,他已捐血1437次,並在這條路上,持續看見生命延續的美好。

 
吳家安捐血1437次,在捐血路上深刻體會到將生命力傳遞出去的感動。
 
收到用血人的信引發持續捐血的行動力
 
       談起最初捐血動機,吳家安說,與國中時的一段經歷有關。
 
  「國中時,大約民國70幾年,哥哥半夜發生車禍,整條腿骨折,哥哥是AB型,醫生說需要輸三袋血,那個年代沒什麼捐血資訊,我看著媽媽著急地到處買血,聽說一袋要5000元,而當時我們的生活環境並不太好,媽媽半夜到處籌錢的景像,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因此,高中時,某次回到台東老家的路上,經過火車站旁,他看見一台捐血車,想起國中時的那幕場景,便想都沒想,一舉投身而入捐血行列。
 
  年輕時,有時熬夜不能捐,退伍後開始規律的捐,現在他定期每兩周做一次分離術捐血,直到現在,也三十幾個年頭。
 
  吳家安從小住在台東,父親在他三歲時就走了,由做美髮的母親一手帶大家裡五個孩子。小時候,他唸的是家具木工科,在工廠待過,因同事不小心在搬運時鬆手,致使重物砸到腳,因而有了些心理陰影,加上台東工作機會少,退伍後便和阿姨學代書,做了十多年的文書工作後,因政策改變,突然要考執照才能執業,他便再度轉行開計程車。
 
  開計程車,時間不僅較自由,能照顧孩子,也能定期安排時間捐血。多年來,捐血已成為他重要的日常,時間到了沒有進行就覺得不太自在。他說,之所以能持續多年到現在不放棄,也因曾在其中獲得過極大的感動有關。
 
  「很早期,我曾收到一個用血人的信。她是一個被嚴重燒燙傷的小女生,恢復後,她寫信給我,說因用了我的血,想跟我說聲謝謝。收到時那份感動無法言喻,現在已規定不能再得知受血及捐血兩方的資料,但,那次的經驗,是影響我持續捐血的原因。」
 
「我的血,代表母親延續給我的健康。」
 
  多年的捐血習慣,讓他感覺自己身心神清氣爽,僅有中斷過兩次,分別是為了照顧罹癌的二哥和母親。
 
  「照顧二哥時,我真的滿難過的。因最後需要輸血時,他非常排斥,我一直試圖跟他溝通,說血液都經過檢驗很安全,但他還是不肯,後來沒多久就轉安寧病房,五十多歲就走了,我常在想,他若能接受輸血,或許不會走得這麼快。」
 
  而母親則在約62歲時離世,相較於二哥留下的遺憾,母親似乎帶給他更積極的捐血力量。
 
  母親罹患鼻咽癌,治療過程很辛苦,雖然母親求生意志很強,但看得出來母親身心並不好受。那時,化療技術還未成熟,母親在鈷六十的電療下,脫皮、落髮,卻還是非常體諒他載她來回奔波醫院及家裡。他很心疼也不忍母親身體所受的苦說:「您生我養我,照顧您是應該的,知道您想看到我成家,但真的不用擔心,我會過得很好,請不要硬撐。如果捨不得我辛苦,自己又難過,就請安心放手吧。」
 
  母親走後的十年,他結婚生子了。生命中一連串的意外,讓他對生死有一種豁達,畢竟每個人都會走,但如果能透過持續捐血,讓更多需要的人使用,有機會活下去,「也算是把母親留給我的生命,繼續分享下去。我或許在經濟上沒有能力幫助別人,但能做的,就持續下去。」
 
  當兒子滿十八歲的那年,他也帶兒子來捐血。雖然那天兒子有點緊張,以致於捐完血就吐了;但他持續跟兒子分享捐血的好處,告訴他,不是想捐就能捐,要夠健康的人才有資格。
 
  從母親到兒子,吳家安像是用捐血延續了不同的生命力,持續讓這股善念無限地傳播下去,生命時而面對無常,持續地灌溉付出的那份感動,默默地就在心裡發芽,且長成了大樹。
 
 
 
建檔單位: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建檔者:鄭光惠最後更新日期:2024/01/31 14:39:32
上架日期與時間:2018/01/24 00:00:00
 
行動條碼:
瀏覽人次:737
 
 
 
 
行動條碼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