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微不足道仍要捐 不因善小而不為的周淵
採訪撰文/蘇茵慧
圖片提供/周淵
 
       今年60歲的周淵,職業是挖土機駕駛,工作地點隨著客戶而變動,嘉義、台南、高雄,哪裡需要挖土機、哪裡有電信、電力等基礎工程,他就必須得出動,配合工作行程,有時會在異地他鄉待上一個月。不比坐在辦公室裡吹著冷氣工作,周淵的工作都得在豔陽高照下進行,雨天就只能停工、避免路面坍崩,說著好聽是賺到一天的公休,然而像他這樣的工作都屬以日計薪,停一天就少一天的薪資,萬一遇上颱風或雨季,可就得勒緊荷包、節儉度日。
 
       配合工程計畫,日出上工、日落而息,周淵仍在忙碌工作與家庭夾縫間,抽出時間去捐血,只要全血間隔一到,無論他在何處,只要有遇到捐血車,他便會登車挽袖,能捐一次就有一次的貢獻,是他的初衷。
 
周淵說捐血會上癮,不捐血就渾身不對勁。
 
好奇推動捐血第一次 見證捐血歷史
 
       訪談時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的周淵,展現樸實又耿直的在地性,他家住在台南安南區土城,距離鹿耳門聖母廟並不遠,是個臨近海邊的小村落,位置偏僻少有捐血車的蹤影,捐血機會並不多,所以都是趁在外工作遇上,或問當地人哪兒能捐血,一有機會就不放過。
 
       「我年輕的時候在蘭嶼當兵,那時是警備總部海防崗哨,我在部隊裡就負責駕駛開車,有一次放假跟同梯到屏東玩,剛好在公園邊看到有一輛捐血車,我當時對捐血十分好奇,就順勢去問問,然後就捐血啦!」周淵說自己當時沒有想太多,在這次之前對捐血也是一知半解,剛好他對打針也不排斥,所以在「好奇嘗試」心態下,開始與捐血結緣。
 
       第一次捐血讓周淵留下好印象,在護理師詳細衛教下,他得知捐血的意義後,就固定時間報到,每次都是捐500C.C.,說是捐血百利無一害,只要健康允許,能捐就捐,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周淵從20歲開始踏入捐血旅途,差不多是民國70年左右,他說:「那時還不像現在全部都有電腦可以查資料,剛開始想到就去捐,也不記得多久捐一次;後來中心的規定越來越嚴格,也都有電腦可以馬上查到資料,每三個月可以捐一次500C.C.,一年最多1,500C.C.,很方便,不但可以幫我記得可以捐血的時間,也很替捐血人的健康著想,我也是見證了捐血中心一路的演變啊!」周淵對捐血歷史如數家珍。
 
助人依照自己能力付出 守本份就是最好的方式
 
       體格健壯的周淵,曾經也想過要嘗試分離術,無奈工作時間使然,分離術一上針起碼一個小時起跳,時間耗費太久又需要提早預約,而他的工作地點又不固定,總是工作前一晚才會接獲上工地點通知,可能會遭遇各種變數,最後周淵還是選擇快速便捷的全血捐血。周淵深知自己的工作狀態不適合分離術,故道:「反正捐血就是救人,我就是用能力所及的方式幫助人,就不強求了。」 
 
       周淵工作空檔之餘,會跟釣友去雲林金湖港口,搭乘竹筏出港海釣,吹著海風、手裡拎著釣竿,在海面上隨著浪花搖晃,享受難得的閒暇,且他表示自己沒什麼保健秘訣,也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因為工作的勞動量已足夠龐大。唯獨飲食正常、作息正常,鮮少有被拒捐的經驗,這些年來一切都如常。
 
       倒是有一次捐血時,看見一名身材削瘦的女子也跟著捐血,周淵打從心底佩服不已,他才知道捐血資格不能光從肉眼判斷,即便有些人看似健康,但體質不適合捐血,這也讓他下定決心,要顧好自己健康,讓自己「有用」的身體,多發揮自己的效用,好好助人。
 
期待與捐血者相見 齊心助人的感覺真好
 
       得知自己是晉見總統的績優代表人時,周淵非常期待,因為家中能捐血的,就只有他跟哥哥,偶爾兩人時間許可,還會一起相約齊捐血;而這次前往總統府,除了能真正見識總統府的內部,能親眼見到總統本人,更重要的是能見到今年度全國的績優捐血者,從一個人的力量,到一群人助人,光是這樣想像,就覺得這樣的活動肯定正向又有意義。
 
       周淵雖是基層勞工,是你我生活中常見的平凡人,但他對捐血之堅持,從不會因自身力量小而隨意放棄、得過且過,在他堅持了四十年的捐血生涯中,體驗了助人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值得掌聲鼓勵!
 
瀏覽人數:544
最新異動時間:2022/11/0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