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蕭傑司體會人生有高低 轉彎轉念走遍美好風景
採訪撰文、攝影/程雪兒
 
  作為高次數捐血人之一的蕭傑司不只投入捐血,更擴及這份愛心、善待動物。熱情的他翻閱手機相簿與我們分享生活日常,其中一張雛鳥停歇在他肩頭的照片,神似名人蔡康永的經典造型,原來是女兒在路邊撿到一隻從巢裡跌落地面的雛鳥,充滿愛心的這一家人怕牠無法存活,於是收留家中餵養至成鳥,再看牠自然飛離、重回自然。
   
寫有蕭傑司名字的專屬止血帶(圖右),是他挽袖捐血時的標準配備。
   
充滿愛心的蕭傑司一家人拾獲意外掉落的雛鳥,細心照料餵養至成鳥飛離。(照片提供/蕭傑司)
 
成為捐血人的故事起點 從全血派到分離術派
 
  蕭傑司高二那年,捐血車來到校園推廣,當時捐血風氣還並不盛行,對於捐血對健康影響的知識也一知半解,同學們害怕捐血會影響健康也缺乏主動的勇氣,但在學校的宣導下,他願意鼓起勇氣嘗試,也因此成就了他人生的捐血初體驗;此後也維持著每兩、三個月捐一次血的頻率,從當兵時期到退伍出社會,從公司辦的捐血活動到現在,甚至早年淡水還沒有捷運的淡水火車站位置,處處都有他的捐血回憶。
 
  「全血派」的他因為捐滿當年的捐血上限次數而無法再捐,求好心切的他希望在健康狀況允許下可以多捐一點,後來才得知「分離術捐血」,每兩週就可以捐,因此開啟了他定期造訪捐血室的新週期。定期捐血小板初期,家人曾擔心頻繁捐血會影響健康而勸阻,但蕭傑司則用規律健康的飲食作息及長期維持健康狀態的「鐵證」自證健康無虞,才讓家人安心並接受。他說,捐血一旦成了習慣,時間一到若沒去捐血室報到反而覺得全身不對勁,好似捐血會上癮呢!
 
維持健康的獨家秘訣 醫食同源、身心愉快的正向循環
 
       自開始定期捐血後,蕭傑司覺得越捐越健康,因為自己也會更注意維持不熬夜的習慣,入腹食材的選擇也會加以注意、節制,較不健康的食物減量攝取,像是他最愛富含動物性脂肪的肥豬肉,採用減量攝取法,比起全然忌口更能擁有享受美食的快樂,同時也能避免對身體帶來負擔。
 
       比起吃維他命保養身體,他認為食療法的營養攝取還是比較好,只要捐血當天稍加注意吃得清淡即可,如此的飲食生活過得享受又沒負擔。他說:「身體得要夠健康才能捐血,身體健康,心情也自然會跟著好。」平時工作之餘的休假生活,他常常和太太到處遊山玩水,國內外走透透留下許多回憶,夫妻倆的好感情和樂觀開朗令人稱羨! 
 
蕭傑司分享道:「身體得要夠健康才能捐血,身體健康,心情也自然會跟著好。」
 
人生有高低 轉彎轉念有體悟
 
       看似豁達、爽朗的蕭傑司,其實也曾遇上讓人生迷惘的挫折,年過耳順的他隨著人生歷練越來越豐富樂天,越來越懂得看開一切,比起過去更不欲與人爭執,他豁達地說:「人生嘛,爭什麼呢?」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苛求孩子晚輩,是他以身作則的態度。
 
       因全球金融危機而遭到裁員,中年失業的蕭傑司持續了一年多的失業生活,起初為了面子還假裝出門上班,在外閒晃一天再回家,硬撐了半年之後才開口跟家人坦承失業;經歷人生低谷,他越來越懂得生命中該執著與不該執著的選擇。他分享一則小故事:「一位製鞋的商人想賣鞋到非洲,眾人笑他非洲人不穿鞋怎麼可能賣得出去;但商人卻轉換角度思考,正因為非洲人沒鞋穿才最需要鞋子呢!」這則小故事總為他帶來一些人生啟示—保持想法的開放,眼界的高度和寬度取決於自己,旁人雖然可以提供意見,但別忘記選擇權永遠取決於自己。
 
平常心自在生活  保持捐血初衷
 
       人生中總有自己無法掌握的命運,但「捐血助人」的善舉,做與不做都操之在己。蕭傑司堅持捐血的習慣也影響了周遭親友,就連怕痛的太太因受他和身邊同事的感染,也跟著投身捐血運動,兩人成為愛心滿滿的捐血夫妻檔。
 
       捐血次數已逼近千次的蕭傑司說,他接到電話通知受邀至總統府表揚,當下第一反應先是愣住,回過神想想,捐血早已成習慣,對於接受表揚抱持平常心,沒特別告知家人,他說:「我想繼續保持一樣的自在心態一路捐下去,捐到不能捐為止。」他口中這麼說著,忽然驚覺時間不等人,高二的那個願意在人群中舉手挽袖的熱血男孩,一晃眼也將屆捐血年齡上限。
 
       語畢步出捐血室正好遇上一位初次捐血的年輕人,青年對他捐血近千次的紀錄嘖嘖稱奇,熱情爽朗的蕭傑司則不吝分享他自身四十多年來的捐血經驗,並鼓勵他維持捐血助人的習慣。眼前這一幕,首次捐血的年輕人與捐血近千次的前輩相遇交流,素昧平生卻傳承著無私奉獻的愛,是最美好的風景。
  
蕭傑司夫妻倆皆為健康的愛心捐血人,常一同出遊保持身心健康。(照片提供/蕭傑司)


 
瀏覽人數:1432
最新異動時間:2022/01/1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