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挽起手臂 讓熱血成為無限循環的生命泉源

撰文、攝影/陳宥均

        俗話說的好:「受人點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降臨,因此除了把握當下、享受生活外,我們更應該在自己有餘力時幫助他人。捐血,便是一個簡單又實際的行動。

        面臨COVID-19嚴峻的疫情時代,我們多半只能居家防疫,然而在社會各個角落,醫護團隊仍然為我們堅守在最前線,面對著各種生老病死的問題,我們能給予醫療團隊最大的支持,除了照顧好自己,「定期捐血」更是迫切的需求!根據調查進行一次大手術所需的血量,平均需要三位捐血者的「熱血」才充足。此外,儘管技術日益進步,但目前仍沒有能替代血液的醫學材料,血液只能仰賴健康的社會大眾捐贈,才能穩定供給所有需要緊急手術的病患使用。另一方面,血液無法永久保存,因此大眾如果沒有定期捐血,血庫便會產生缺血危機。

        談起捐血的經驗,我因為剛邁入可以捐血的年紀,僅有兩次捐血的經驗,回想前陣子第一次捐血,當時也不確定體重、身體狀況有沒有達標,後來經過檢查,醫護人員讓我獻出了我的「第一次」,當下的心情仍十分緊張,經過資料填寫、量血壓、護理師面談問診後,我坐上舒服的捐血椅,護理師親切地跟我談天紓解壓力,看著針頭被護理師熟練的扎入血管,我深吸一口氣,血液便順著微透明的管子順順地流向血袋,看著那象徵救人一命的血袋慢慢地鼓脹,好像我的心也隨著血液的流動一起填滿,心想著在不久的將來,這袋「熱血」將能讓某個亟需血液的病患脫離險境,這種成就與感動是平時難以感受到的。

 

陳宥均第一次捐血初體驗。

        論起捐血對自己的好處,除了捐血機構提供補給品以及紀念品外,最重要的是捐血能讓我們更健康;身體為了維持新陳代謝,每天大約會新生300萬個紅血球,同時也會有這麼多的紅血球凋亡,這些淘汰的紅血球透過肝臟、脾臟、骨髓分解後,最終形成黃色的膽素與糞便一起排出,形成日常所見土黃色的糞便。對健康的大眾來說,捐血後骨髓幹細胞會被短暫刺激,而開始加速造血,大約在兩個月內便可以將捐出的血補滿,此時年輕紅血球佔全血的比例便會增加,讓體內紅血球流動加快、血液較不黏稠、細胞膜也較為平整,大大地減少了血管內皮產生的不良反應。此外,血液中的過量的鐵無法被人體正常代謝,因此會漸漸沉積到肝臟、心臟、內分泌系統,影響身體的健全運作,嚴重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肝硬化等疾病,透過捐血便能夠降低鐵蛋白的含量,控制、維持體內鐵質的平衡。


        生命無常,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會需要用血,但只要人人都能夠擁有「定期捐血」的觀念,在緊急危難時,我們捐贈的熱血便會成為意想不到的生命泉源,讓需要的人能夠重燃生機,這便是我們所能對社會產生的重要貢獻。

陳宥均一家都是快樂捐血人。

 
瀏覽人數:2263
最新異動時間:2021/08/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