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捐血鋼鐵人-周正一的堅定公益心
撰文/杜文靖

      在台灣最北的城市裡,有一位熱血人,總能在各個捐血活動場合裡看到他;戴著安全帽,騎著機車,穿梭在市街裡,拿著宣傳單,逢人便宣導捐血的好處。他,就是周正一。

家庭,是公益路上最堅定的聯盟
       今年77歲,在基隆市擔任土地代書,育有一兒一女;妻子周徐阿桂,總是緊緊跟隨。

       身為土生土長的基隆人,他用生命和鮮血回饋這塊養育他的土地。有二十多年的時間,為了賺錢養家和資助七位在學的弟妹,周正一擔任遠洋船員,終年漂泊海上;直到民國72年弟妹均已自大學及研究所畢業,以助理船長職位離開航海工作,並苦讀有成,得以轉業至土地代書行業。

       周正一因為捐血成癮,在87年便膺選為全國績優捐血人代表,獲得李登輝總統接見;並因為連續數年推動基隆地區捐血活動,熱心服務捐血人;及與醫院合作,大力推動「器官捐贈」宣導,接續獲得基隆市政府、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及國際獅子會300F區等表揚。

       與妻子周徐阿桂二人伉儷同心,歡喜付出,只要地方有需要,就會看到兩人的身影。102年12月二人共同當選中華民國模範志願服務家庭的最高榮譽「金志獎」,103年12月二人皆獲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表揚。周正一與妻子周徐阿桂不只參與捐血運動,兩人同時也是基隆市生命線協會會員,關懷生命,為拯救社會邊緣人,致力宣導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自殺防治工作;周徐阿桂早在74年就加入「生命線」擔任志工,使求助者透過1995專線,重燃對生命的希望,並重獲生活之勇氣,也是一個急公好義的人,而且做好事更早、更多。周正一在93年晉見陳水扁總統時,積極爭取成功發行「1995要救救我」生命線郵票,使失意者知道透過1995,接受幫助,走出逆境,也因此獲得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特殊貢獻獎」。

       他與有榮焉的說:「我太太還曾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她可以說是我從事志工的啟蒙老師。從這點你就可以知道,不論我花多少時間參與捐血活動,都不會造成家庭問題。至於事業,因為是自由業,我自己就是老闆,不必刷卡,沒有業績的壓力,對我來說,有時候達成捐血的目標比達成生意的目標還重要。再說,我和妻子非常重視生活品質,也很注重孩子的教育。」

       的確,捐血是救人的事,妻子不但支持周正一持續投入捐血宣導,也鼓勵孩子們捐血;一雙兒女在父母身教的耳濡目染之下,都投入捐血行列,逸軒捐全血45次,逸雯捐全血23次。長子逸軒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研究所畢業,現為宏碁電腦研發工程師;長女逸雯從小即浸淫絲竹,東吳大學畢業後,從事教授鋼琴、長笛工作,每星期都會在臺大醫院,從事志工服務,用琴音撫慰病患心靈,運用所學回饋予社會大眾,志願服務的心懷,讓全家都感受到無窮的快樂與幸福。

       有著如此善美教養的一家人,對於公益善舉不遺餘力的付出,可謂是周正一最堅強的公益聯盟;有如此堅強的後盾,用生命投入公益志業四十載,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快樂的全家人,是最堅定的公益聯盟。

樂觀的念想,與捐血結緣,讓生命更堅強
       民國100年底,周正一發現罹患淋巴癌第四期,經過治療,趨於穩定,不料卻於105年初時復發,一年內接受了六次化療,抗癌之路艱辛,卻更加深了周正一對公益活動的信念,以及推動捐血和器捐的熱誠。他說:「有能力回饋就是恩典」。捐血和器捐,讓他忘了病痛,他每天感恩,生活無比充實。罹癌讓他更珍惜生命,發願要在僅餘的日子裡,持續推動捐血和器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回想起與捐血結緣,「那是在民國72年時,剛結束二十多年的航海生涯,回到陸地重新就業。有一天路經基隆火車站,看見一輛捐血車停在路旁,車身『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標語映入眼簾,突然心中為之一震,想到自己日據時代出生,家庭貧困,卻能受完高中教育,並且協助寡母扶養七名弟妹受完高等教育,全都是社會所賜,一時心中滿是感恩之情,便毅然上了捐血車。」沒想到從此開啟捐血生涯,欲罷不能。

       周正一說:「第一次捐血後不久,我就收到台北捐血中心寄來的捐血檢驗報告單,上面顯示我的血液十分健康,這對正要步入中年的我,是很大的鼓舞。後來,捐血中心又寄來通知,告訴我上次捐的血液已經送交醫院救助了需要血液的病患。這張通知單,讓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每次通知都有這樣的效果。也許應該這樣說,我不是捐血成癮,而是渴望自己透過捐血助人來盡一份社會責任。」

       從捐出第一袋血液到屆齡(年滿65歲)榮退,24年間,周正一捐血紀錄588次,累計捐血量14萬7千C.C.,這個數字何其洶湧澎湃,不知道總共救了多少人?看著周正一,推著機車,遊說路過的朋友踴躍捐血,孜孜不倦的宣導,不嫌累、不嫌煩,台灣歐吉桑式的言談,讓人感到親切,也驚嘆於一個人的力量雖小,只要持續不懈,終可累積為大成就。

       如此一般的積極與樂觀,讓他不畏病痛,反而滋長了善念和健康因子;生命的強靭,在周正一的身上得以窺見,「捐血鋼鐵人」的稱號當之無愧。

眾志成城,推動捐血不居功
       在基隆深耕的周正一,在地方上有很多朋友,其中許多也都是古道熱腸的人;他總是鼓勵地方團體主動辦理捐血活動,集結更多人的力量和資源來募集血源。他總是站在協辦的立場,不僅身體力行,更自掏腰包製作各種宣導文宣,告訴大家捐血的重要、捐血的好處,從來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主角,只在乎捐血的成效好不好,大家是不是都瞭解捐血這件事很重要,是不是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捐血的行列。


周正一夫妻總是奔走在各個捐血活動場合裡,樂此不疲;光是在四月份,就協辦了三場捐血活動;日前更獲得長庚醫院頒發感夫妻二人感謝狀肯定,由長庚醫院管理部林志郎主任代表陳建京院長頒贈。

       他常說:「服務不是責任,是特權。」因為捐血讓他深刻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如果不是我健康,我怎能捐血呢?如果不是我享受到恩典,我那有能力回饋?捐血讓我每天感恩,生活無比充實,脾氣更好,心情更讚,捐血不但更新我體內的血液,也更新我的人生!常有朋友說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這就是捐血的好處啊!」

       剛投入捐血活動時,他對媒體運作一竅不通,一開始只是個單純的捐血人,不必承擔捐血活動的成敗。後來逐步深入參與捐血活動的現場服務工作後,從前輩與媒體記者的互動中仔細觀察學習,只要看到媒體工作人員就主動交談,相互留下聯絡資料。拿到記者的名片就努力將其服務單位、工作內容結合在一起記憶起來,下次再遇到就主動趨前問候;「也因為這樣,我結交了很多媒體朋友。每次舉辦活動,我會事先聯絡他們,除了仔細告知活動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我還會準備相關的資料作成書面和電子檔,提供給媒體朋友參考。他們本來就是主持正義,而且熱心公益的人,對捐血這種有意義的活動都很樂意幫忙宣導。」
 
  只要能幫助捐血活動擴散效應,不只傾心傾力,還積極學習媒體關係經營,對一個歐吉桑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投入的不只金錢,還有寶貴的時間,更有著異於常人的毅力和高度學習力。
 
  一直到處奔走,促成機關、社團辦理大型捐血活動,到108年2月16日為止,共計協辦過75場次,募集血量32,864袋,計8,216,000毫升;並大力推動「器官捐贈」宣導,共有117位熱心捐血人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更以自身16次艱辛的化療,抗癌成功的心路歷程,鼓勵病友不放棄,堅持意志力,走出憂鬱,迎向光明。人生短暫而渺小,把握現在,奉獻助人,他特別以見胤法師開示「知恩感恩報恩,知福惜福培福」與大家共勉。
 
居功永遠的捐血鋼鐵人.公益路上永不孤單
  走過癌病的磨練,意志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堅定;不只有相同信念的家人支持著,更有各大社團和鄉親做為盟友,只要有他的地方,便能看見公益愛心和回饋社會的能量。
 
  投入捐血行列38載,雖屆齡不能捐血,但薪傳給兒女接棒,後繼有人;也在數十年來不停的教育宣導下,許多在地社團、鄉親也都有了捐血的觀念,努力已開枝散葉。對於深化「捐血救人,人人有責」的觀念,以公益盡到社會責任,關懷生命,對周正一這位捐血鋼鐵人來說,永不言累!
 
瀏覽人數:8991
最新異動時間:2018/04/11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