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捐血老兵的告白
撰文/江景峯(宜蘭站捐血人投稿)
照片/江景峯提供
 
  翻開個人捐血檔案,從民國89年6月的「一幀捐血績優狀」,92年12月的「讓缺血成為歷史名詞」,97年10月的「意外收穫」,到這篇「捐血老兵的告白」,這已是我第四次為「熱血」雜誌撰稿,應該也是最後一次了。有這個機會,當然不放棄;只是,要說的話大概在前幾篇都已說過,還有甚麼可以跟捐血大眾分享呢?想一想,離上一篇都已十年了,當然有!
 
  從八十年代由捐全血改為做血小板分離術後,個人捐血次數的增加比之前快多了;在103年達到1,000次時,獲得當時基金會董事長葉金川先生頒贈的一面漂亮、上面有捐血者照片的紀念獎牌。除了將其擺在家中陳列櫃顯眼處,當作傳家寶,也讓來訪的親友肯定之外,當時心想:「我這輩子至少要達到1,500次才肯罷休!」從此,每一次的捐血機會都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握。事實上,為了在排定的捐血時都能順利過關,隨時要保持合格的健康狀態;有時就算有身體疼痛,也不敢吃消炎藥,不然會被「退貨」,那就慘了!記得兩、三年前,宜蘭捐血站進行內部整修,將近兩個月無法做血小板分離術;為了避免減少捐血機會,就在這段期間每次搭客運去台北的捐血站做,南海路兩次,市府也兩次,直到整修完成,才停止如此長途跋涉。最近的紀錄顯示已跨越了1,400次的界線,而眼看離捐血的年齡上限65歲只剩下兩年多;再堅持下去,達標似乎不會太難。謝天謝地!
 
  捐血老兵終究要退伍,若沒有新血加入而致後繼無人,捐血事業前景堪憂。前一陣子某次坐上分離術專用椅時,旁邊坐著個似曾相識的年輕人對著我傻笑;經我盤問,才知是以前教過的學生。他說當年被我鼓勵,也決心要做個定期的分離術捐血人。我的成就感頓時更加提升,原來我多年來為捐血事業的盡心幫忙沒有白費。
 
  家裡除了我自己外,小兒子雲駒也追隨老爸腳步;他工作的保六總隊就在南海路捐血室附近,只要超過兩星期,他就會在沒排班時到捐血室坐上一、兩個小時,以增加業績。雖然才二十幾歲,他也已經有百次以上的記錄。內人宋秀珍女士,體重、血紅素都達不到標準,原應與捐血無緣。她先前在羅東聖母醫院當志工,但經我慫恿,幾年前到宜蘭捐血站應徵,也順利錄取。從此她每周到捐血站當志工,聽護士們說是捐血站最美麗、最熱心、最親切的志工。
 
  每當宜蘭捐血站辦大型活動時,戴靜宜護理長都會請內人去幫忙,而我也都會自告奮勇,陪著去當志工—黑牌的。上次普悠瑪號列車出軌,緊接著的兩天,宜蘭捐血站湧入大量願意捐血的人潮;只可惜消化量有限,就算加班到晚上,甚至有護士累倒,還是有許多熱心者無法如願。此外,尤其是缺血時,民間社團或知名連鎖餐廳,也會提供電影票、紀念品、或某些優惠,吸引人們來捐血;平時稍顯冷清的捐血站,通常就會變得門庭若市。我這捐血老兵心想:「你若願意捐血,平時就可以來捐啊,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呢,何必要等到這時候!」真希望能幫這些人洗腦,讓他們能不計較地就主動來捐血,讓我之前的呼籲「讓缺血成為歷史名詞」早日成真。兩年多後,我將不得不退出捐血的行列,但我要驕傲地宣稱:「捐血老兵不死,他只是漸漸退隱而去。」
 
 
捐血老兵江景峰。
瀏覽人數:4099
最新異動時間:2019/03/25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