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曾創單日捐血量全國最高紀錄,逢甲大學致力於繼往開來
 
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同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要不要來捐個血!」衛保組同學們拿著麥克風大力宣傳,人群也逐漸往捐血車所在的帳篷處聚攏……3月這一天舉辦的捐血活動,雖然是逢甲大學慣例的5月與10月捐血週以外的加開場次,中午時分卻仍吸引了不少前來貢獻熱血的同學們。
 
       這場加開場次由逢甲大學學生會與山海屯扶輪社聯合舉辦,山海屯扶輪社現任的社長吳美芳,同時也是逢甲大學工業工程學系退休的教授。吳美芳正是因著這樣的緣分,也因為逢甲悠久的捐血傳統,而回到這裡舉辦捐血活動。
 
3月7日的捐血活動雖是加開場次,但一早就有同學與教職員陸陸續續前來捐血。
 
午休時間,經過的同學們紛紛前來貢獻熱血。
 
逢甲大學工業工程學系退休教授吳美芳(左5)現為山海屯扶輪社社長,帶領社員回校協助辦理捐血活動,延續優良傳統。
 
單日捐血量全國最高紀錄保持單位,逢甲老師憶當年
 
       說起逢甲大學舉辦捐血活動的歷史,最早竟可回溯到民國67年!初時由「救助傷患災害服務隊(簡稱救傷隊)」這個社團於校內的育樂館大禮堂舉辦,每次為期一天,但在這短短的一天內,竟曾創下高達4,109單位的單日捐血量全國最高紀錄(此為民國77年10月28日的紀錄,共計為1,027,050cc的血液)。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見證了這個「奇蹟」的當事人,採訪當日竟然有兩位剛好都在現場。當年負責採血的小護士之一的趙春美,如今已是台中捐血中心企劃課的課長;而當年身為熱血的救傷隊大一新生,現場挽袖捐血參與了這場盛事的吳依軒,如今則剛好回到逢甲,擔任課外活動組志工隊的指導老師。
 
       當初在大禮堂舉辦的捐血活動,現場約六十張左右的「床」,實際上是臨時向各社團徵召而來的社團辦公桌。已屆退休年齡的吳依軒老師,說起當年救傷隊為了讓這樣盛大的捐血活動順利進行所付出的諸般心血時,眼中仍有著閃亮亮的驕傲與自豪在其中:除了救傷隊幹部外,還得額外招募工作人員,現場光是學生身分的工作人員,總數就有約百名。為了讓一天採血數千袋的艱難任務順利完成,每個工作人員要站在哪個位置,是負責維持秩序或登記檢驗或急救等,都有講究;來捐血的同學躺下後,要先幫忙蓋被子還是講解流程;完成後如何引導同學去禮品區領取餅乾牛奶,才不會擋住後面的人……為了確保動線流暢,每一個步驟事前都經過數次討論與演練,前一晚還會再請捐血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做行前教育訓練,嚴謹用心的程度絕不亞於上台表演。
 
逢甲大學民國6、70年時以桌代床供同學們捐血,設備雖然陽春,舉辦活動與參與活動的人卻都滿懷熱血。民國77年10月28日更創下4,109單位的單日捐血量全國最高紀錄。
 
       捐血活動當天,負責校內宣傳的同學即使事前已經卯足了全力,到處貼海報拉人,當天還是會再去向國樂社借大鑼。「咚咚咚——」鑼聲一響,氣氛立刻被炒熱。大批負責宣傳的同學就跟在敲鑼人的後頭,邊走邊喊「大—家—一—起—來—捐—血」!
 
       吳依軒老師回憶,當年捐血可請公假,還會記大功。加上全校約兩萬名學生,每回至少有兩、三千人參與捐血,在校內儼然形成一股風潮。大一新生入學後都知道,校內的兩大活動,其一是每一班都必須參加的拔河活動,其二就是捐血活動了。
 
       但因血液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捐血量過度集中於某時某地也有其缺點,加上後來路上的捐血點慢慢增多,校內的捐血活動不再是大家唯一的選擇,平日去捐血也很方便,於是校內單日捐血活動的捐血量逐漸下滑,後來便改成每次為期3~4天的捐血週。透過拉長整體活動時間及宣傳時間,讓更多同學能夠彈性選擇方便參與的時段,也讓不知道捐血前不能熬夜、不能喝酒的首捐族們,有機會「明天再來」。
 
       民國98年時,救傷隊社團停止運作,捐血活動的辦理從此移交給學生會,地點也改到校內學生捐血最踴躍的中午時段都會經過的第一招待所噴水池旁,並且通常會和獅子會或扶輪社聯合舉辦。
 
學生會活動部擔任捐血工作人員,讓同學更放鬆
 
       來到如今噴水池旁的捐血帳篷前,可以看到山海屯扶輪社的工作人員在發放紀念品,逢甲大學學生會的工作人員則負責引導同學們使用平板填寫資料。
 
       學生會的工作人員們,包含現任的第30屆學生會會長劉仲恩,大多都在高中時期捐過血,並非初次接觸。大家都認為現行的表單簡單易懂,即使未曾捐過血,也都能很快上手,擔任工作人員並不困難。劉仲恩也分享,就他的觀察,高中時期接觸過捐血的同學,似乎捐血的意願更高,也比較不容易因為害怕或不了解而裹足不前。另外,學生會在捐血活動現場安排的工作人員,大多是活動部的成員,本身就比較活潑外向,如果遇到害怕或猶豫的同學,通常都能適時加以安撫,讓同學們順利放鬆心情、完成捐血。
 
捐血是學生能肩負的社會責任中重要的一環,將鼓勵學生參與
 
       而如今談起逢甲大學從前在捐血方面創下的「豐功偉業」,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與學務長游慧光都露出了略為無奈的苦笑。少子化、時代與風氣的轉變、媒體分眾時代使「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等口號不再深植人心……諸多因素都使現今年輕一輩對捐血的認識及意願略為降低。
 
       副校長唐國豪表示,捐血是尚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們能夠肩負的社會責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校方非常鼓勵同學們捐血;也因為逢甲學生人數約有兩萬名,在中部大專院校中人數名列前茅,因此更應該對社會公益有更多的貢獻。當即與學務長游慧光和捐血中心人員就校內宣傳、老師協助宣導、車班安排、校方配合,甚至搭配其他活動進行宣傳等方面展開討論,期望未來這個學生人數眾多的學校,能夠再度發揮它在公益參與的實力。
 
校方、學生會及捐血中心開會討論如何讓學生們更踴躍參與捐血。
 
台中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趙春美(左)致贈紀念品,由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代表接受。
 
校方高層、課外活動組、學生會、扶輪社、捐血中心等集結眾人之力,大家都盼望能讓新一代的學生們對捐血這樣利人利己的活動,有更多的認識及參與。
 
瀏覽人數:95
最新異動時間:2024/03/2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