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捐血運動歷史的創造者
圖、文/林伯憲
 
       台灣捐血運動發展近50年(民國63~112年),初期的捐血運動在前輩們秉持著「捐血一袋 救人一命」的使命下,支持著這項屬於全民的公益運動。第一次由捐血簡訊公布的捐血狀元為曹國良先生(21次,民國66年捐血簡訊第一期);後有李松男、賈秀富二位(50次以上,71年捐血簡訊第廿四期);民國74年張國森、吳耀雲以個人捐血90次(74年捐血簡訊第卅六期)並列捐血王;78年張國森、劉宗麒以個人捐血125次(民國78年捐血簡訊第七十八期)接受表揚;80年張國森以150次開始個人捐血王的時代(民國80年捐血簡訊第一○四期);108年左右張國森曾經與另一位張先生一度互換捐血王頭銜。
 
       總體來說,台灣的捐血運動發展經過10年(63~72)的成長期之後,「捐血狀元」的頭銜就由四年級生張國森保有了大多年,並且因此獲得全台唯一由台南市政府主動發出的「榮譽市民」榮譽(註)。隨著捐血運動發展到一個階段,四年級生逐一屆齡,今(112)年起的台灣捐血狀元即將由五年級生接棒,這一交替將開啟台灣捐血狀元寶座的另一個世代。
 
       在中華捐血運動協會捐血名人堂榜單中,五年級的預備交替集團中大約有4人捐血次數差距在100次之內,差距在200次以內則可能多達10人(因涉及個資無法查證個人年齡,筆者僅就名人堂榜中所認識的人做適當的推論),比較接近有林伯憲及倪章茂先生兩人,兩人中應至少有一人可於112年超越張國森,成為新的台灣捐血狀元。也意味著,這個五年級集團捐血狀元寶座之位,未來10~15年之內會熱鬧非凡。
 
       15年之後,六年級生的接棒人應該是目前在台中地區一直保持地區捐血王的蔡銘裕先生,他目前擁有2100多次的捐血紀錄,若15年後若他順利接棒,當可把台灣捐血王的紀錄往上堆高到3500次以上。
 
       關於年輕的接棒人,據筆者觀察有三人(若有遺漏歡迎指正),一位是出自高雄的軍醫護理官洪惠玲小姐,年紀才剛滿30歲,就已經有1000次的捐血紀錄。
 
       另一位則是來自台中地區的林哲儀先生,不滿30歲的年紀,也已經有近600次的紀錄了。筆者看好他(她)們兩位在未來的30年中可以持續捐血救人,並把台灣捐血王捐血的紀錄往前推到4000次的無上高峰。
 
       第三位是桃園地區有一位九年級的江先生,從17歲生日開始第一次捐血250 c.c.,然後第二次捐血500 c.c.,第三次挑戰分離術血小板1單位,第四次之後就穩定的坐上分離術血小板2單位的位置,他說他受到父母親友的影響,只是單純的自己想捐,於是就固定成了捐血室的常客。
 
       所有的捐血人捐血的自我使命並非累積次數,但次數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肯定,也是對自己一生價值的總結,無論我們身處在哪一個階段,都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捐血歷程。
 
       筆者相信,所有的捐血人都一樣希望,自己只是擔負那個捐血救人的希望而已,而不是要舉起甚麼偉大情操的旗幟。
 
       台灣捐血運動推展到明年(113年4月19日)就要屆滿50周年,這篇文紀錄著「台灣捐血狀元的歷史軌跡」。蔡培火先生創立之初,應該也沒有想到50年後台灣的捐血運動可以如此蓬勃發展,並且出現捐血次數超過2500次的捐血人。
 
       不可以忽略的,在所謂的台灣捐血狀元身後,還有更多更多相同理念的一群人在為台灣的捐血運動做奉獻,願以此文提供給年輕世代捐血人參考,也願年輕世代能夠在行有餘力之時,加入捐血救人的行列,以行善之舉,為自己積福。
 
 
註:
台灣血液基金會 → 期數 → 282期(95-04)
張國森捐血突破一千次 榮獲台南市榮譽市民證
 
捐血運動歷史的創造者鑰匙圈。
 
◎文中所述及人名為作者自行查證並撰述。
 
 
瀏覽人數:938
最新異動時間:2023/03/24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