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捐血名人堂
 
吳輝鍠 (1762單位)
分離術捐血 (1762單位)
全血捐血 (0單位)
 
 
 
定期捐血的習慣為吳輝鍠的生活帶來正向能量。
只要能做得到吳輝鍠就會一直捐下去。
 愛要即時,付出亦然 吳輝鍠捐血暖三方
 
採訪撰文、攝影/程雪兒
 
所有美好的發生,都需要一個勇敢的起頭!
 
「我覺得我是一個蠻冷靜的人,當發生火災大家都在慌亂的時候,只有我記得滅火器的位置並冷靜的把火滅了。」吳輝鍠被問到自己是什麼樣個性的人時舉了這個實例回答著。他的冷靜果真如他所言,就連生平第一次捐血時他也是如此淡定。記憶中他與朋友前往西門町看電影路經峨嵋號捐血車,他竟什麼都沒多想就索性讓朋友在一旁等候,逕自上了車便快速冷靜地完成第一次捐血,累計至今竟已默默完成超過1,500次的驚人捐血紀錄!問他何以事事皆能保持冷靜的判斷決策,他答道「原地煩惱沒用,勇敢跨出第一步後就船到橋頭自然直了。」,無論是滅火自救或是捐血救人,任何美好事情的發生都需要一個勇敢的起頭,勇敢表達愛也是。
 
成年才體會「愛要及時」真義,勇敢說愛!
 
「我答應父親等他病好了,要教他攝影,但我還沒能做到,父親就走了……」在吳輝鍠即將成年之際,他的人生際遇就比同齡朋友提早面臨了喪親之痛。長年從事礦業的父親因職業傷害得了肺癌,他在病房與父親約定的最後一件未盡之事成了他這輩子唯一的遺憾。雖然這個失約不是他的過錯,也因此讓他將承諾看待得慎重,不輕易承諾是因為承諾必須做得到才給。在傳統華人文化之下,尤其顧慮與長輩父母間的輩份階層,在內斂的社會氛圍下很容易變得不擅表達情感,無論喜怒哀樂都習慣將所有情緒噤聲地藏在內心;過去的他也是如此,甚至回憶起父親過世時,他也一直深藏情緒直到父親出殯前一晚才獨自流淚釋放情緒。
 
情感的流露在早期華人家庭中似乎像一堵隱形透明的牆,彼此都知道愛存在,卻沒有人敲破那層牆勇敢說愛。在經歷父親病逝後,吳輝鍠深切體會愛要及時,他說:「你想要(得到愛),別人也想要!這是互相給予的。」因此他毫不掩飾地透露,當時即便自己已是四、五十歲的成年人,他仍樂意主動開口對母親說愛甚至撒個嬌,即便他每次大方表達愛的時候,老母親還是會害羞地假裝回絕「哎呦,在外面不要這樣,講這個幹嘛啦!」在害羞嘴硬的語氣之下,看在眼中、聽在耳裡的吳輝鍠心中最是明白,這反話的背後正是長輩回應子女愛的另類語言,因為在父母眼中,無論孩子取得多高的成就、年歲再大再成熟,都永遠是他們捧在手中那長不大的孩子。幾年前,吳輝鍠的老母親也離開了他們,但這一回,吳輝鍠與母親之間沒有留下遺憾;因為勇敢跨出第一步,表達愛後,那幾年吳輝鍠主動創造了無數雙向的情感給予和暖流,並且這股暖流將持續溫暖陪伴他一生。
 
捐血暖三方,益己、助人、救家人!捐一輩子都甘願!
 
膝下無子未婚的吳輝鍠,一身樸實並自帶一股坦然自在的個人氣息,他形容捐血對他而言像是默默行善、自在地生活著,與他的宗教信仰不謀而合。他的生活也因為當年自告奮勇踏上捐血車跨出第一步後,帶來許多正向改變;例如開始捐血後他開始維持著「一週捐血、一週爬山」的假日運動,以前常常血紅素不足的狀況也隨著為捐血而調整的飲食和健康作息,有了非常不錯的改善和控制;甚至早年因定期捐血持有捐血卡,讓姪子在一次腎臟手術中順利領取到手術用血。
 
長年捐血的舉手之勞為他的生活帶來不少正能量,不僅增進自身健康狀況,幫助數以千計的陌生人,更幫助自己的親人順利渡過手術。時至今日,捐血運動已融入吳輝鍠生活的一部分。即將屆齡退休的他除了期許退休後的生活能學學電腦、學樂器外,更希望退休後也能這樣一直捐血幫助人,捐到捐血室不准他再來為止都甘願,也期許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定期捐血的健康行列!
 
 
 
建檔單位: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建檔者:鄭光惠最後更新日期:2024/01/31 14:39:32
上架日期與時間:2016/03/02 00:00:00
 
行動條碼:
瀏覽人次:908
 
 
 
 
行動條碼QRcode